基于生态文学批评的英美文学教改模式探索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由于长期受到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大部分高等院校把专业教学重点转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本课程开设课时显著减少。任课教师只能选择英美文学各个时期中的重要作家及代表作品进行讲解,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自学。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为摆脱这一困境,英美文学教学工作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
一、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文学史与文学选读文本。一套英美文学课程教材,所选作家往往是二三百年甚至四五百年文学史中的著名作家,但大部分院校英美文学课程在大三年级开设,学生要在两年之内对英美文学史所有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学任务相当艰巨。因而学生们对大多数作家及作品仅能做到浅尝辄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关于课程的授课方式,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是传统的讲座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授,记录笔记,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并不多。尽管教师可能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阅读,但教师很难做到对课下阅读进行有效监督和及时辅导。即使在多媒体授课方式逐渐普及的今天,讲座型的授课方式仍然是英美文学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不同的只是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视频方式对所讲授内容进行展示,授课方式本身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关于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试卷式和论文式。试卷式考核一般是针对学生所学过的文学基础知识进行测试。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对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的积累,但很难检测出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论文式考核一般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并撰写论文。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知识或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抄袭期刊论文,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很难达到。
二、英美文学教改已取得的成就
1.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程时数内涵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目前各高校使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大多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教师授课时需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教学材料,比如“放弃一些早期的语言难度大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当代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除优化本课程的教学读本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思维互动,但由于现有教材普遍忽视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英美文学批评理论,为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提供一些恰当的切入点和作品价值评判尺度。
2.针对课程开设课时偏少的现状,许多院校纷纷开设英美文学相关选修课程,促进主干课程建设。随着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类高校不同的教学特点,英美文学开设课时呈明显下降趋势。学生在144学时甚至72学时的教学课时内掌握英美两国重要的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家和作品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文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分析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一教学目标更是难以实现。为此,各个高校纷纷开设诸如《西方文学名著赏析》等英美文学相关选修课程,深化英美文学主干课程建设。
三、基于生态文学批评的英美文学网络教学新模式探索
生态文学批评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1978年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先驱威廉·克鲁特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学与生态学概念应用于文学研究……尝试探索文学生态学或者通过将生态学概念应用于文学的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方法发展一种生态诗学”。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且成为文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笔者尝试将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过程,创立了一种基于生态批评的英美文学教学新模式。通过实证分析,取得了一定收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