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声乐课网络教学研究
一、防控期间声乐课网络教学经验
防控期间,各地各类学校纷纷采取“互联网+”教学模式,基本保证了原有教学计划进行,降低了疫情对正常教学活动的影响[2]。从声乐课在线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声乐教师从不会运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到能熟练运用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教学;从机械的把线下课堂移到线上,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声乐面对面教学的特点,到能较好开展线上与学生互动、监督指导学生进行歌唱训练;从仅仅完成线上声乐教学任务,到主动拓展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歌唱兴趣等,取得了一定的网络声乐教学经验。学生也从刚开始的新奇到逐渐习惯网络声乐教学,从被动接受课本知识到逐渐主动参与网络互动,利用网络主动拓展知识面、进行自媒体歌唱表演等。声乐教学属于艺术类科目,在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中并不受到重视,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逐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方式和空间的改变,声乐专业也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适应教育背景、改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综合声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声乐教育模式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使得声乐教学活动缺乏教学有效性,网略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于声乐教学是一项挑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声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摸索与探究,网络教学也能够与线下课程起到相同的教学效果,使得中国音乐教育设计更加富有变化。网络教学转换为较为私人的教学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逐渐从教育者转为指导者,更多的是采用学生之间互动的学习方式。
二、当前声乐课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软硬件条件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由于疫情突发,师生均措手不及,教学准备严重不足,只能借助身边的手机、电脑来上课,设备的新旧、容量制约着上课效果。如硬件承载能力不够会引起网络卡顿或延迟等现象。在软件选择上,尤其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专业设备和专用软件欠缺,学生家庭所使用的网络设备良莠不齐,更不用说声乐教学需要的音箱等设备。
(二)网络信号传输不通畅,影响声乐教学对声音品质的要求
线上声乐教学对声音的传输速度和保真有很高要求。虽然钉钉、企业微信、会易通、腾讯会议、抖音等各种学习平台和直播平台都推出了网络学习,但都发生过各种问题。网络卡顿、声音缺失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因在线人数过多超出载荷而崩溃的现象。声音的“延时”及卡顿,是影响声乐课顺利开展与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在练声或教唱新歌时,声乐教师在线上范唱给学生听,学生在另一头模仿教师的声音,这一过程都会产生声音的“延时”和失真。演唱者口型与声音不同步、手势动作与声音不同步等,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师对歌曲发声、咬字吐字的判断。现场钢琴伴奏声音与远程学生歌声容易出现“脱节”,导致教师在线上不能跟学生同步进行伴奏弹唱。以上问题都会影响声乐课声音的传播、歌曲情感的表达和对声乐作品的塑造。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影响声乐课程学习效果
有些教师提前录制好视频,供在线教学时播放,特别是声乐教学中,学生在线依照视频简单地模仿声音声调,很难把握演唱技术和表演风格。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下降明显,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签到之后继续睡觉或者边打游戏边听课的现象。很多学生家庭没有钢琴等器乐,没有声乐演唱室不敢大声演唱,这些条件都难以满足声乐教学的需要。
(四)声乐网络教学资源欠缺,影响学科信息化长期发展
通过网络进行声乐课授课,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视唱练耳练习题、授课讲义、演唱表演案例等。一般而言,录制上课的视频较为容易,但要建立配套的声乐教学资源却需要经过系统的设计、有序的推进和严格的把关,才能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由于声乐网络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处于探索、研究、尝试阶段,与现在较为成熟的录课、慕课、微课相比,利用率不高,特色不明显。
(五)教育观念落后,影响声乐教学目标
当前的声乐教学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不明确。部分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意识,使得声乐教育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歌曲题目可以称得上是曲子的核心课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曲子进行联想,使学生对曲子的内容了解不透彻。声乐教育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部分声乐教学空间狭隘,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课本之中,对于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十分落后,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教育学习的质量。同时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声乐教育本有着较好的前景,却受制于教育资源的贫瘠,对教学资源拓展方面的效果也没有实质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