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视域下的文学批评转型
【关键词】: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冲击和挑战。[1]文学批评所存在的历史语境也随着社会环境、政治策略等不断变化。2003年前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题的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冲击和挑战。[1]文学批评所存在的历史语境也随着社会环境、政治策略等不断变化。2003年前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题的论争不断展开,大众审美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精英文化的焦虑感与危机意识。近几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本经济的扩张,二者的联手冲击,对文学批评又发起了一次新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化媒介凭借着技术优势,正在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与此同时,文学生产的内容与形式也在更新,出现了基于网络的多种文艺形式,以及许多有别于传统文学批评的新因素。文学批评从主体、机制到影响力,无疑也在不断的随着世事的变迁而不断调整、改变。
一、批评主体的精英化到草根化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来说,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决定了人在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文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活动,在物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状态中向来为少数精英份子所把持。在《六说文学批评》一书中,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将批评主体分为三类:以普通读者为代表的“自发批评”;以从事文学批评的教师和作协系统的专业批评家为代表的“职业批评”;以作家为主题的“大师批评”。显然在纸媒时代,批评主体主要以“职业批评”和“大师批评”为主。这两类批评都强调批评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注重考据和论证,运用文学理论,以严谨客观的理性态度,写出具有学术范式的文章,甚至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因此,在这种语境下,文学批评的话语权牢牢被精英阶层所占据,只能听到专业批评者的个人声音。由于精英知识分子被设定为向蒙昧大众进行启蒙的理性化身,享有主动话语权,从而给文学批评带来了封闭、缺乏温度的困境。思想保守、流传范围小,地域分化严重,批评缺乏力度,语言晦涩,思维过分理性化等成为精英批评的一系列“诟病”。文学作品的语言本是生动的,而文学批评的基本目的也是帮助读者进行阅读鉴赏,但通过一些评论家的解读后,反而使读者失去对阅读作品的兴趣,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隔膜,造成文学批评在精英人士的操纵下变成了一种纸上的话语游戏,丧失了批评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21世纪初,互联网的兴起滋生了网络文学,也加速了文学作品的无纸化进程,公众开始更多的从网络上接触到文学作品。读者不需要特意去往书店、报刊亭等地购买纸质作品,只需打开各种轻巧的电子设备如手机、Ipad、Kindle就能便捷的享受阅读,普通读者与文学作品的距离不断拉近。近年来,微博、微信、豆瓣、贴吧、论坛等网络媒体平台的兴起更是在不断优化传统传播方式,并且为普通大众进入文学批评领域提供了低门槛的平台,营造了一种电子媒体批评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集中了许多人不同的看法与意见,调动了普通读者的参与性,读者在其中可以不受权威与标准的限制,依托自己的人生经历发表最真性情的感悟,可以是几句幽默的生活化的调侃式语言,也可以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从而形成了浓郁的讨论氛围,草根阶级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当草根阶级通过多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批评后,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能及时看到自己作品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网络作家李寻欢就对网友的跟帖式批评发表过看法:“由于是发在网络上,发出的当天就有人叫好,希望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其他新的内容,这种感觉督促我连续10天在一种非常亢奋的状态里。”[2]由此可见,即时的批评反馈还可以激发作家的创作热情。最终,作者、文学批评和大众这三者在多媒体语境下找到了最大的程度的交互与耦合,并呈现出去精英化的特点。
的确,草根批评在消解精英批评的某些陋习方面确实有力,但由于草根批评在基本价值体系上缺少明确的选择,甚至有些精英批评家认为草根批评就是一种无规范,无尺度的“个性化”泛滥。但不可否认的是,草根批评逐渐在颠覆精英批评的写作范式,与传统平面媒体的“专业精英人士”一同构成了多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格局。
二、批评机制的学理化到商业化
1976年,把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政治——社会文学批评范式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开始反思,要求回归文学的自身,并且不断引进西方的批评理论知识。
上一篇:网络文学亚审美特性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心醉缥缃不负韶光